以前我們對于印度電影的印象就是載歌載舞,但是,近幾年,幾部在中國大爆的印度電影,都是貼近現實的類型。
比如《摔跤吧!爸爸》、《神秘巨星》,或多或少的抨擊了印度的種族制度還有性別歧視。
不過,要說直擊中國人痛點的,當屬《起跑線》了。
隨著改革開放,國內經濟迎來了迅猛的發展期,涌現了一大批中產階級。
他們要夠上富人階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于是把希望放在了下一代身上,希望為孩子營造一條優于他人的起跑線。
電影《起跑線》中的服裝店老板拉吉和米塔,為了讓孩子入讀最頂尖的私立學校,裝過土豪,上過面試班,找各種途徑塞錢。
最后,發現每個學校有25%為貧困生提供的入學名額,所以,一家人搬到了貧民區,開始“裝窮”。
名校的學習名額有多難搶?
國內在2019年有一部電影,叫《學區房72小時》。某大學副教授為了讓女兒進入市重點小學,在72小時內拋售現有的房子,買下學校對面的學區房。
很多學區房其實壓根就住不了人,幾十年前的老房子,因為按照學校劃分片區成了學區房,十幾平米的地方,卻能賣出上百萬的天價。
其實,父母急切讓孩子入讀重點學校不是沒有依據的。
網友統計過一張國內盛產高考狀元的十大中學,上海中學、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、衡水中學赫然名列前茅。
查看近幾年的高考狀元就讀學校你會發現,他們大多畢業于各個城市的重點高中。
父母急切的希望兒女成才,孩子入讀的學校成了起跑線的比拼。
比財力、比資源、比人脈,比到最后,甚至還要裝窮賣慘。
《起跑線》以極具戲劇性的方式刻畫了貧富差距還有教育不公,眾人唏噓一笑之間,也帶出了一個頗為深刻的問題:孩子的起跑線,真的這么重要嗎?
《起跑線》中,以英語作為了階層劃分的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,那些富人階層的孩子,只跟會講英語的孩子玩。
電影中,還展示了私立名校跟公立學校的差別。
一個修建得富麗堂皇,有馬場,孩子還可以學習高爾夫;一個用木頭撐起學校的梁瓦,跟危房相差無幾的樣貌不免讓人懷疑學校的教學水平。
小聚不禁想到,2017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接受采訪時說的一番話:
農村地區的孩子,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。你像我這種屬于中產階級家庭的(孩子),衣食無憂的,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,還出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。
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,是很多外地或者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。
所以這就決定了,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,現在的狀元都是家里又好又厲害的這種。
話雖直白,理卻不糙。
他的父母本身就是知識分子,可以說,是享受了教育福利的一批人。也因此,這些人會更重視后輩的教育,他們所營造的教育環境,讓自己的孩子走了部分人所無法達到的捷徑。
但,大家也無需妄自菲薄。
就像韓寒在《我所理解的教育》中所說的:“通過教育可以大概率改變命運和階層這個窗口期的時間不會很長,可能也就幾代人。在這兩三代中,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維系最大化的效率與公平。幾代人后,社會的階級基本固化,只要沒有劇烈動蕩,改變命運就會變得更難了?!?/span>
根據《2007-2016年中國高考狀元調查》,高考狀元父母的職業以公務員和教師居多,父母是本科、碩士學歷的占大部分。
至少在幾代人之內,“讀書改變命運”仍是我們能為之奮斗的目標,而不是一個口號。
但,能否在雞蛋的蛋殼碎裂之前提前完成破殼而出的過程,抓住僅剩不多的讀書真的能夠改變命運的空窗期,是我們應該思考并為之付出實踐的一件事。
隨著踏入社會,很多人都無緣全日制學歷的提升自己,那么只能退而求其次的通過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式來提升自己: